sony導照片到手機(sony把照片傳送到手機)
我將這篇文章區(qū)別與之前的其他歐洲游記獨立為一篇,是因為此篇文章無論是拍攝環(huán)境還是拍攝方法都有別于之前的幾篇內容。更多談論的是其在商業(yè)或者一些專業(yè)領域之上的用途。畢竟高像素的A7RM3可見的未來并不只是單單用于攝影愛好者的風光人像。而更多的是取代笨重的單反相機進入商用領域。甚至一些專業(yè)領域。而這其中有幾部分的功能不可不談。
先從Image Edge談起
與索尼A7RM3一同推出的其實還是有Image Edge這個應用程序其中分別包括了(Remote/Viewer/Edit)三個軟件。簡單來說Remote所承擔的是相機連接電腦拍攝的用途。Viewer所承擔的是類似于ADOBE中bridge的作用,而Edit則更像是lightroom的感覺,當然和這三者還是有所區(qū)別的。簡而言之專屬性更強,索尼眼中這三個平臺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擴展性。如今只是一個鋪墊罷了。
但是,既然推出了這三款軟件,其意義就非常明顯了——商用。因為只有商業(yè)用途才會更多的使用到聯(lián)機以及分類化瀏覽。攝影師會拍攝大量的照片需要分類需要聯(lián)機等等。而高像素的索尼A7RM3可以滿足商業(yè)攝影師在細節(jié)方面的要求,三款應用程序則很好的保障了后期調整。如此一來從前到后一切似乎成為了一個非常不錯的體系??蔀樯逃玫植粌H僅只是商用還有專業(yè)領域。而這專業(yè)領域則必須有賴于這一次A7RM3全新的像素轉移多重拍攝。
展開全文
簡談像素轉移多重拍攝的體驗與流程
不久看過一部記錄片《我在故宮修文物》,這部片子拍攝索尼A7RM3問世之前。其中談及了對于藝術的拍攝。這對于博物館以及學術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我自己也有朋友曾遠赴西藏進行壁畫的拍攝。湊某種角度來說,如今的索尼A7RM3更適合于這項工作。而這點的依據(jù)主要來源于他的靜音快門和像素專業(yè)多重拍攝。
(請在WIFI下觀看呦~)
像素轉移多重拍攝的原理大抵是通過機身防抖組件移動CMOS,拍攝4張照片并合成,從而獲得更好畫質。索尼A7RIII的PSMS模式需要拍攝4張照片,在電腦上通過索尼專屬圖片處理軟件Image Edge進行合成處理。你既可以通過聯(lián)機(Remote)拍攝后通過(Edit)合成也可以在(Viewer)中瀏覽后導出到(Edit)合成。
如下是簡單的流程:
在相機中設置像素轉移:
從Viewer中選取這些照片(在普通瀏覽中這些照片的后綴名不會有變化也可以單獨使用)
在Edit中自然就會出現(xiàn)已經(jīng)合成好的文件,
隨后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在Edit中調整后導出,如果導出則可以導出為TIFF文件或者JPG文件。16位的Tiff文件容量基本在200MB。對于專業(yè)數(shù)據(jù)輸出來這樣的影像信息量是讓人心滿意足的。當然也可以先行保存成PSMS文件留待日后進行編輯。
流程其實相對簡單。關鍵實在細節(jié)。也就是說這樣的像素轉移多重拍攝和實際的JPG到底差別在哪里呢?有實際的圖片或許能夠更好的說明問題。
左中右分別為像素轉移多重拍攝的JPG圖片、像素轉移多重拍攝的TIFF圖片以及原始JPG
而這一張是百分百截圖之后三者的細節(jié)與區(qū)別
像素轉移多重拍攝
原圖
再尋一幅色彩多一些的照片來舉例:
而這一張是百分百截圖之后三者的細節(jié)與區(qū)別
而這一張是百分百截圖之后三者的細節(jié)與區(qū)別
像素轉移多重拍攝
原圖
其實差別還是非常一目了然的。雖然說這次的像素轉移多重拍攝并沒有針對分辨率進行提示,未來也許有變化的可能,畢竟軟件已經(jīng)推出,功能也已經(jīng)投入使用。未來時充滿著可能。從個人的體驗來說這樣的功能設置對于那些鐘愛于室內壁畫、藝術品拍攝的攝影愛好者、攝影師來說是絕對有吸引力的。專業(yè)領域之后說說商用,畢竟對于A7RM3更多的還是面向普羅大眾、還有哪些商業(yè)攝影師。
Remote聯(lián)機拍攝于對焦連拍
微單投入影棚進行商業(yè)攝影已經(jīng)是一種必然。其一在于EVF的刷新率、像素不斷提高幾乎可以達到肉眼所見的效果。其次Remote的問世讓商業(yè)攝影師鐘愛的聯(lián)機攝影獲得了更好的支持。最后A7RM3的像素也可以滿足目前多數(shù)商業(yè)攝影師的需求。而未來擁有傳感器優(yōu)勢的索尼也會給予更多的想象空間。微單進入商業(yè)領域順理成章,取而代之恐怕也是難以回避。
棚拍不是我所擅長的。沒想到還去了國外棚拍,西班牙女郎熱情奔放有些震撼到我。我不善言語溝通,只能讓他隨意擺姿勢讓我進行抓拍。而我所需要保證的就是閃光燈曝光指數(shù)是否正確就行了。
眼控對焦保證精準度
其實索尼的眼控對焦應該叫眼部對焦。通過對焦鎖定模特的眼部進行拍攝,省去了模特來回擺造型時對于對焦點的選擇,畢竟時間有限,我們更多的只能算是快餐式棚拍。
相機: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
鏡頭: FE 24-70mm F2.8 GM
焦距:51mm ISO:125 光圈:F6.3 快門:1/200s
連拍保證瞬間
10張的連拍是A7RM3的亮點,只要閃燈的頻閃更得上就行,因為優(yōu)異的連拍性能配合精準的對焦,相比之下我能捕捉的細節(jié)也會更多一些。
相機: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
鏡頭: FE 85mm F1.4 GM
焦距:85mm ISO:100 光圈:F9 快門:1/125s
像素是保障
和街拍不同,商業(yè)攝影師的棚拍對于像素與細節(jié)的要求遠高于普通街拍。而A7RM3的4240萬有效像素所能保障的也就是這一點。通過百分百截圖,模特身上的針織衫清晰可見
相機: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
鏡頭: FE 24-70mm F2.8 GM
焦距:44mm ISO:125 光圈:F6.3 快門:1/200s
最后一篇內容并非旅拍,似乎和本次歐洲之行并沒有太多交集,然而這卻是全面與這臺相機所必須呈現(xiàn)的一部分。所謂全能機,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呈現(xiàn)。弱光的拍攝能力,控噪能力。街拍時的對焦性能。風光下的色彩表現(xiàn),還有如棚拍藝術品復制這些專業(yè)領域。當然了還有基礎性的保證偶爾的野生動物拍攝等等。所以合上這次歐洲之行的最后一頁,我個人認為對于A7RM3的全能機的概念會更清晰些。就目前的技術參數(shù)來看,這款相機已經(jīng)可以做到無所不包,無所不能而后就是依靠之際背后的那雙眼睛了。
點擊
閱讀原文
Photofans001
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。
版權聲明:本文由飛速云SEO網(wǎng)絡優(yōu)化推廣發(fā)布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。